欢迎访问现代工业技术学院网站!学校首页|智慧校园
党团建设

首页 > 党团建设 > 正文 >

传承红安精神,砥砺奋勇前行
发布时间:2024-12-02 来源:现代工业学院 点击:

2024年11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红色之旅——参观革命根据地红安。总的来说,旅行收获颇丰。这次红色之旅的内容主要是参观七里坪的长胜街、李先念故居。那天,我怀着对革命先烈无限怀念,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,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,在这里,我被“朴诚勇毅、不胜不休”的红安精神一次又一次的震撼。

红安,位于湖北省境东北部,大别山脉下,别看这是一个山区小县,它可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、红二十五军、红二十八军都诞生在这里,还是共和国两位主席董必武、李先念的故乡。就是这个小小的县城,竟然走出了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。今天,我怀着对革命先烈无限怀念,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,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,在这里,我被“朴诚勇毅、不胜不休”的红安精神一次又一次的震撼。

在七里坪的长胜街,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,土地革命时期,革命先烈们举起了反抗的红旗,打土豪、惩恶霸,红色政权迅速建立,由此轰轰烈烈的黄麻暴动在七里坪掀开了序幕,成为中国革命最早武装起义之一,载入中国革命史册。长夜里,油灯下,先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讨论局势,扩大了红色政权,建立了鄂豫皖苏区。这个“黄麻起义”策源地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,鄂豫皖苏区早期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,七里坪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和牺牲,可他们的血没有白流,今天一个富强民族的新中国正在崛起。

在炮火硝烟的革命年代,48万红安儿女在这里赴汤蹈火,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,在26年的革命斗争史诗中,红安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,已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。“小小黄安,人人好汉,铜锣一响,四十八万,男人打仗,女人送饭。”在“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”上写这么一句话,这个耳熟能详的民谣,正映衬着革命先辈一心为革命,一心为人民的崇高与伟大。在革命历史纪念馆,一段段历史重现在我眼前。夜幕里,丛林里闪烁着火光,不久星火燎原,火光一片,冲天的呐喊、紧攥的拳头,黄麻人民冲进城中,开始了艰苦卓越的革命战斗。墙上的图画,鲜红的字迹,一尊尊烈士遗像,十四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,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,不计个人得失,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,使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。

通过了这次学习,我学到了各种精神:一是学习革命先烈“万众一心,为党为民,朴诚勇毅,不胜不休”的革命精神,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。二是学习革命先烈把牺牲留给自己,把生还的希望留给群众的英雄气概,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三是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,不计个人得失,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红安革命前辈们在革命岗位上,他们不图地位高低,不计个人得失,舍生忘死,一心一意为革命作贡献。这是红安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,是红安精神的核心和主要特征。


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,要本着一种“执着坚韧、自强不息、求真务实、勇于创新、无私奉献”的精神,将红安精神的灵魂积极投入到实际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,脚踏实地,尽职尽责,让心灵不断得到升华和洗礼。


上一篇:第一页

下一篇:红安之行:辅导员于革命圣土的精神淬练与使命觉醒